• 登录 注册账号
  • [历史汇总] 清朝初年精锐部队巴牙喇军制度详解

    [复制链接]
    发表于 2015-9-3 22:32:2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    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汉魂游戏工坊!

   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账号

    x
    巴牙喇,满语中作bayara,为后金兴起之初的精锐部队。后来逐渐演变,大部分归入了后世所谓“护军”的军种,另有小部分成为“前锋”。但是,关于清入关前早期的巴牙喇部队情形,编制记载多有混乱,而且存在着许多认识误区。在这个问题上,日本学者阿南惟敬曾有《清初バャラ新考》一文,收于日本甲阳书房刊《清初军事史事论考》一书中,对此作过一番详细的考辨。但是,有几个问题,似乎仍然没有完全说清楚,因此作一小文补充探讨一下。


    首先,巴牙喇兵究竟属于国家的军队,换句话说是八旗公有的军队,还是后金各王、贝勒私有之部队,即所谓亲丁?从清方史料,如《实录》、《老档》等来看,巴牙喇之编成还是按照后金通常的做法,以每牛录抽若干丁所组成的,应该说还是属于国家的编制。在这里,必须把巴牙喇(护军)和所谓“虾”,即护卫区分开来,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各王公大臣自己的私人军队。关于护卫的编制,皇太极后来说:“向来各旗挑选护卫之数,或多或少,未有定制……朕酌定额数,每一旗下选护卫二十员”(《清太宗实录》卷37)。这是崇德二年之事,由此可以看出,早期的护卫数没有一定,凭各个旗主随心挑选,若抽调人丁过多,势必影响牛录本身对国家之义务,如抽甲、应役等。因此皇太极后来定制,每旗20人,八旗共160人,应该说只是很小一部分的亲随。在一些史料和论述中,有时把护卫和护军给弄混了,从而得出了值得商榷的结论。


    但巴牙喇兵确实有时候也起到护卫的作用,特别是巴牙喇其中的精华,即史料中所称的“白巴牙喇兵”。除了担任哨探、前锋等任务之外,这些部队更多地跟随在各王公大臣身边,也起到巡视保护的作用。从《满文老档》的记录来看,跟随在大汗,即努尔哈赤或皇太极身边的称为“白侍卫巴牙喇”,而跟随各旗旗主贝勒等贵族的则称为“白随侍巴牙喇”。


    除了白巴牙喇兵之外,天命年间还有红巴牙喇兵。按《老档》,天命八年出兵之时,每牛录抽一百甲,其中10人为白巴牙喇,40人为红巴牙喇,50人为黑营。这三种编制究竟对应于后来的什么兵种,其演变发展的关系如何,是一个众说纷纭,迷雾重重的问题。现就此稍作一番考释。


    如果从字面上理解,似乎巴牙喇合计有每牛录50名,占了总兵力的一半。那么,它和后来的护军营有什么关系?是否所有的白、红巴牙喇都被并入了后来之护军当中?这就首先要弄明白其中的大头——红巴牙喇是什么样的军种。


    所谓“红巴牙喇”,按满语直译过来应该是“红护军”,不过在《太祖武皇帝实录》,《太宗实录》等官方文书中又称为“红甲护军”,或者“红号巴牙喇”。按此,似乎红、白巴牙喇之不同当体现在甲胄、军号颜色上面。在整部《满文老档》中,“红巴牙喇”的名称总共出现过7次,但是全部是在天命时期(有1次是在皇太极时期,但叙述的还是天命年之事)。最早是在天命四年发兵攻开原之前,《老档》记:


    “统辖绵甲兵之牛录额真、五牛录额真;统辖红巴牙喇之牛录额真、五牛录额真、梅勒额真、固山额真、总额真,尔等应监视军士攻战尽力与否……”


    按,绵甲兵即所谓敖尔布兵,披绵甲作战,主要用于攻城战之中,后来沿袭到汉军中为一独*立兵种。除开它不论,由此条记录可见红巴牙喇兵乃当时作战之主力,且其编制规模庞大,领军之人级别一直到最高级的固山额真,总额真。天命六年攻沈阳时,又有右翼四旗之红巴牙喇兵不等绵甲取到,即前进灭敌之记录。但是,从种种迹象来看,红巴牙喇兵只能说是八旗主力,但很难说是其中真正意义上的精锐,从它在每牛录披甲数中几乎占了一半可知。真正的精锐之兵,应该是所谓的“白巴牙喇”,这从以下两者的待遇不同中可见一斑。


    天命六年,努尔哈赤进行赏赐,将八旗各兵种划定了不同的赏额标准,这一记录见于《满文老档》p184。但是,中华书局版的《老档》译本却没有按满语原文进行翻译,而是照搬了乾隆朝抄录《老档》时,史官在章节最后所做的签注。但这一签注不但文意费解,更和满文原意大相径庭,且乾隆朝抄录时,又多点了一个逗号,最后变得面目全非。但此段记录对于理解后金之兵种等级十分重要,必须翻译清楚才是。现对照满文原文、日本东洋文库版《老档》及辽宁大学《重译满文老档》,重新整理如下。这次赏赐的标准实乃:


    前4等:总兵、副将、参将、游击。
    第5等:牛录额真(nirui ejen)、备御(beiguwan)、白巴牙喇纛额真(?anggiyan bayarai kirui ejen)、备御衔巴克什(beiguwan i jergi baksi)。
    第6等:白侍卫巴牙喇(?anggiyan hiya bayara)、代子备御(daise beiguwan)、绵甲人(olboi niyalma)。
    第7等:白随侍巴牙喇(?anggiyan giyajan bayara)、红巴牙喇首领(fulgiyan bayarai uju)、管牛录千总(niru bo?oro ciyandzung)、千总衔巴克什(ciyandzung ni jergi baksi)。
    第8等:披甲人(uksin i niyalma)、未携甲而来(uksin gajihakū jihe)、徒步的末等的披甲人(yafahan dubei uksin i niyalma)、骑甲(morin uksin)。
    第9等:无甲之步行跟役(niyereme yafahan kutule)、有骑的(跟役)(morin yaluhai)。


    以上可见,白侍卫巴牙喇排在第6等,白随侍巴牙喇排在第7等,但是,“红巴牙喇”不见踪影,只有一个“红巴牙喇首领”同样排在第7等。不过很明显的是,既然红巴牙喇的首领只能名列7等,那么显然,红巴牙喇本身只能是第8等级,也就是属于“披甲人”、“徒步末等之披甲人”、“骑甲”中的一部分,仅比跟役略高而已。由此可以认为,所谓“红巴牙喇”只是名称有所不同,实乃和普通披甲人相差不大。


    当时,明朝及朝鲜曾有不少人风闻巴牙喇乃奴酋之精锐云云,加以考察,似乎许多指的是白巴牙喇兵。如《李朝实录》中郑忠信所说:“别抄者,着水银甲,万军之中,表表易认。行则在后,阵则居内,专用于决胜”。按,别抄即巴牙喇,从其“着水银甲”的描写来看,似乎单指白巴牙喇兵。明朝的陈仁锡也有一番论述,《无梦园集》说:“号巴言者好汉也”,又注说“又有号红巴言者,最精健”。据此,似乎红巴牙喇乃最精锐之兵?但是,红巴牙喇肯定不如白巴牙喇精锐,陈氏可能误记。他在后面又说:“(奴)牛录三百六十……红巴言三千有余”。按,后金当时之牛录最多也就200多,陈氏的牛录数字应当有所夸大,但是从兵数来看,红巴牙喇每牛录40人,怎么也有上万之众,而白巴牙喇每牛录10人,则似乎与陈氏所言“三千有余”吻合。因此推测陈仁锡可能把颜色搞混了,他在此描述的实乃精锐部队——白巴牙喇兵。


    但是,以上还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问题。关键在于,到了努尔哈赤后期乃至皇太极时代,“红巴牙喇”的称呼完全从史料中消失了,而“白巴牙喇”仅在皇太极初年还有见到,之后也完全不见,仅留下“护军”或“巴牙喇”这一笼统的称呼。那么,无疑在这期间,后金军的编制发生了某种变化。问题是,原来的每牛录40个“红巴牙喇”究竟去向何在?


    从史料的蛛丝马迹中,笔者认为,当时的变化应该是这样的:至迟在皇太极登基之后,红巴牙喇的编制被整个取消了,其绝大多数被划为了普通的披甲人,仅留下每牛录10余名白巴牙喇。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,这个“白”字也不用了,单以“巴牙喇”或“护军”统称之。后来在划定兵种之时,巴牙喇又分为前锋和护军两个不同的兵种,由此一直延续到入关之后。


    对此最有力的证据在于,皇太极时期的“护军”绝没有每牛录50人那么多,而最多10余人,正好和努尔哈赤时代的白巴牙喇差不多。首先,翻遍入关前之记载,从没有见到皇太极在哪次战役中一次性出动每牛录超过10个护军的。其次,天聪八年征明时,后金作了很明确的分配:每牛录护军8名出征,护军2名留守(《清太宗实录》卷18)。显然可以证明当时的护军总数正好是每牛录10人,再加上每牛录约2人的前锋军,其初年的巴牙喇总数当然是每牛录10余名了。而松锦之役后,皇太极先带了少数护军回沈阳,随后又令多尔衮将前锋、护军、骑兵等分为两班,一半驻守,一半回京。其驻守之护军为每牛录4人(《清太宗实录》卷59)。由此推算,也可证明当时后金护军数确为每牛录10名左右。

    发表于 2015-9-3 23:08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没看完~~~~~~ 先顶,好同志
    发表于 2015-9-3 23:28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顶,额,楼主继续更新点好的帖子吧
    发表于 2015-9-3 23:52:3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找到好贴不容易,我顶你了,谢了
    发表于 2015-9-3 23:5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有道理。。。
    发表于 2015-9-4 00:12:34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沙发!沙发!
    发表于 2015-9-4 00:15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    支持一下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账号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QQ|手机版|网站地图|汉魂王爵会员站   Powered by Discuz! X3.4Comsenz Inc.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