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魂王爵会员站
标题: 关于杨家将的事情 [打印本页]
作者: li703203414 时间: 2017-3-27 21:45
标题: 关于杨家将的事情
本帖最后由 li703203414 于 2017-8-21 22:42 编辑
[attach]14822[/attach]
提起杨家将,人们最先想到的是杨老令公杨继业,杨老令公原名杨重贵,山西临州人士,曾效忠于五代十国之中的北汉政权,其父杨信效忠后周,这在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屡见不鲜。北汉国主非常欣赏杨重贵,赐其姓刘,改名继业。刘继业就一直未北汉效力。公元960年,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代周自立,建立宋朝,史称北宋。北宋建立之后,开始了“先南后北,先易后难”的方针进行统一战争,很快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。刘继业也感到通体不可阻挡,就给当时的北汉国主上疏要求“奉国归宋”,但北汉君臣反对,刘继业虽然主张投降宋朝,但从来没有背叛过北汉。公元979年,宋太宗统一中原,就领兵攻打北汉,北汉无力抵抗,国主投降。但刘继业仍然在坚守城池,宋太宗知刘继业是名将,想招降他,于是叫原北汉国主去劝降刘继业。刘继业看到袁北汉国主的诏书之后,伏地痛哭,然后归降宋朝。宋太宗知其威名,将其派往山西前线戍边,归宋之后刘继业恢复原姓,改名业,于是后人一般将其叫做杨业。
宋太宗在灭亡北汉之后,想趁着灭北汉的余威收复被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。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,是指中国后晋天福三年(938年)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位于今北京、天津以及山西、河北北部的16个州。这是中原王朝抵抗少数民族的第一道防线,所以宋太宗在不顾大将们的反对和师老兵疲的情况下继续出兵,攻打燕云。刚开始宋军一路前进,一直打到幽州(进北京)城下。辽国幽州守将韩德让坚守幽州城,固守待援。辽国大将耶律休哥率领9000辽军骑兵南下,双方在高粱河相遇,发生激战。然而当时的宋军连续近二十日不停地猛攻幽州城,士卒早已疲殆,故而虽然战胜,从中午到傍晚只追了十余里。令宋太宗始料未及的是,耶律休哥率军出其不意间道而来,人人手持火炬直冲,宋军不知其多寡,未等接战心里已经发怵,故不敢接战,欲据高梁河为抵御之计。耶律休哥先收容耶律沙败军,使之回去再战,与宋军相持,然后与耶律斜轸各自统帅精锐骑兵,从耶律沙的左右翼挺进,乘夜夹攻宋军,实行两翼包围钳击之势。战斗激烈非常,耶律休哥身先士卒,身被三创犹力战。城中耶律学古闻援军已至,也开门列阵,四面鸣鼓,城中居民大呼,响声震天动地。耶律休哥继续率部猛攻,这时宋军才发觉已被包围,又无法抵抗辽军的猛攻,只能纷纷后退。耶律沙从后面追击,而休哥与斜轸两军也对宋军实行超越追击。宋军大败,宋太宗亲自上阵,结果腿上被射两箭,狼狈逃离。高粱河一战以辽军的胜利落下帷幕,宋朝第一次伐辽失败。
公元980年,辽军南下,辽国驸马萧咄李直抵雁门关,时任宋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业,避其锐气,率数百精骑绕过辽军,在敌后迂回,出其不意,在雁门关北口痛击辽军。辽军攻关受挫,背后又被杨业打得措手不及,顿时溃乱。雁门关守军趁势开关掩杀过来,接应杨业,前后夹击,辽军大败溃逃,萧咄李被杨业一刀斩于马下。雁门关大捷之后,杨业威震辽国,人称“杨无敌”。 辽兵一看到“杨”字旗号,就吓得不敢交锋。 杨业立下大功,也引起一些边防将领的妒忌。有人给宋太宗上奏章,说了杨业许多坏话。宋太宗正要依靠杨业,不理睬那些诬告,把那些奏章封好了,派人送给杨业。
[attach]14824[/attach]
公元982年,辽国皇帝辽景宗去世,子耶律隆绪继位,是为辽圣宗,由他的母亲萧太后执政。公元986年宋太宗趁其国主新丧孤儿寡母之际,就发动第二次北伐,史称“雍熙北伐”。宋军分兵三路,东路军以曹彬为主帅,米信为副帅,中路军以田重贵为主帅,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,其中东路军是主力。三路大军在河东雁门关和飞弧与河北的雄州同时穿越国界。西路军与中路军开始打得比较顺利,东路军以引诱辽国耶律休哥的主力部队。辽国统帅耶律休哥将计就计将东路军诱入辽境,远离补给使宋军处于不利的处境。这时,萧太后已率军进抵涿州东,与耶律休哥形成对宋军钳击之势。曹彬见势不利,引军冒雨南撤。耶律休哥率精骑驰追。在五月初三于岐沟关大败宋军,曹彬领溃军逃至拒马河,连夜抢涉,慌乱中人马相踏,伤亡甚众。残部退营易水南又被辽军追及,士卒惊遁,被杀数万,余众奔往高阳(今河北高阳东)。
很快辽军移师西线,耶律斜轸以10万大军实施反攻,连下蔚州、飞狐。宋太宗以东路主力溃败,无法实现合围幽州意图,急令中路军撤守定州,中路军撤的及时没有被歼灭。西路军是三路大军之中打得最顺利的一支部队,当时已经占领了燕云十六州中的四个州,当中西路军失败时候,宋朝要求撤回西路军,同时将占领四个州的百姓带回来,这样行军速度就慢了。辽军追击在即,潘美杨业与监军王侁一起商量对策。杨业提出要求相互掩护撤回来三州百姓,潘美沉吟不语,监军王侁讥笑杨业畏敌,说:“君侯素号无敌,今见敌逗挠不战,得非有他志乎?”意思就是你是什么出身了,河东降将,现在大军战败,难道你有他志乎?杨业是军人,脾气耿直,一听这个说:“业非避死,盖时有未利,徒令杀伤士卒,而功不利,令君责业以不死,当为诸公先。”你要我死我就死给你看。杨业见争论不果只好出去迎敌,临走的时候,杨业也知道现在他凶多吉少,他流着眼泪对主帅潘美说:“这个仗肯定要失败。我本来想看准时机,痛击敌人,报答国家。现在大家责备我避敌,我不得不先死。”接着,他指着前面的陈家峪(今山西朔县南)对潘美说:“希望你们在这个谷口两侧,埋伏好步兵和弓弩手。我兵败之后,退到这里,你们带兵接应,两面夹击,也许有转败为胜的希望。”
吩咐好之后杨业就整军带领几个儿子和部下与辽军决战,杨业军队刚一动,监军王侁为贪功要求潘美进军,很快宋军退兵下来。王侁就要求潘美退兵,潘美当时也知道如果大军一撤,杨业必将全军覆没,但潘美的私心战胜了公义,就跟着王侁将部队撤了下来。等杨业杀到陈家谷的时候,看到原本接应的宋军早不见人影。而此时杨业身上多处受伤,部下不足百人,他悲愤异常地对部下说:“汝等各有父母妻子,与我俱死无盖也,可走还报天子。”部下被其感召,不肯离去,反身与辽军作战,皆战死。杨业也杀红了眼,刀锋所到之处辽军死伤惨重。最后辽国大将萧达揽射中杨业坐骑,被其生擒。杨业被生擒之后,仰天长叹:“上遇我厚,期讨贼捍边以报,而反为奸臣所迫,致王师败绩,何面目求活耶。”绝食三天而死 。在评书演义之中说杨业是撞死在李陵碑上的,实际上是绝食而死的。杨业战死的消息传到东京,朝廷上下都为他哀痛叹息。宋太宗丧失了一名勇将,自然也感到难过,杨业死后,宋太宗削潘美三级,把王侁除名流金州。
[attach]14825[/attach]
杨业作为杨家将的第一代,也是死的最壮烈的一代。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就是杨延昭,杨延昭小时候沉默寡语,喜战争游戏,其父看到后说:“此儿类我。”以后每次打仗都带在身边,杨延昭也很快锻炼成一位善战的将领。在北宋第一次伐辽的时候,宋太宗被陷沼泽,杨业与其子杨延昭赶到救了太宗。雍熙北伐时潘美、杨业率西路军进攻应(今山西应县)、朔(今山西朔州)、云(今山西大同),寰(今山西朔县东)四州,杨延昭担任先锋,冲锋陷阵。在朔州城下,他满怀收复失地的激情,带领所部战土与辽军鏖战,不幸流矢贯臂,血染征袍,他却毫不在意,越战越勇,杀伤辽兵无数,为西路军连克寰、朔,应,云四州立下了汗马功劳。在陈家谷战斗中,杨延昭冒死突出重围。北伐失败,父亲捐驱疆场,杨延昭悲痛之余,更坚定了抵抗契丹、收复失地的决心。后杨延昭保举出任巡检使,在河北边防前线任职。咸平二年(999年)七月,宋真宗获悉辽兵将大举南下,便任命马步军都虞候博潜为镇、定、高、阳关行营都部署,调任杨延昭为保州(今河北保定)缘边都巡检使,负责警备保州、安肃军(今河北徐水)、广信军(今河北徐水西30里之遂城村)三地。十月,辽军在萧太后的亲自督战下,进攻遂城。遂城城地狭小无备,辽兵集中兵力猛攻,长围数日。进城危在旦夕,城中军民惊慌失措。当此之际,杨延昭显现出一位优秀将领善于因地制宜的良好素质和卓越才能,他除发动军民登城坚守外,并利用当时天寒的自然条件,命军民汲水浇到城墙外皮。第二天早晨,遂城变为冰城,滑溜溜得无法攀登,辽军无可奈何,只好撤退。杨廷昭乘机追杀,截获了辽军许多武器,因功被提升为莫州刺史。一直到澶渊之盟之前,在对辽的作战中,杨延昭可以说功不可没。民间戏曲多称杨延昭为“六郎”,并不是说他在家中排行第六,而是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,是他们的克星,而杨延昭就是那颗闪亮星斗的人间化身。杨延昭不仅智勇善战,而且还具有许多高尚的品德,他关心士兵,所得到的赏赐全部犒劳部下;生活俭朴,与士卒同甘共苦,出入骑从如小校;号令严明,遇敌必身先,行阵克捷,推功于部下。故人乐为之用,在边防20余年,威名震契丹。他去世后,宋真宗甚为悼惜,遣中使护榇以归,河朔主人多望枢而泣。[attach]14826[/attach]
杨家的第三代为杨文广,杨延昭的三子,相对于其父祖,杨文广的战功略显不足,他主要跟西夏打仗。在防御西夏之时,受到范仲淹的赏识,将他召请到自己的幕府任职。宋仁宗皇佑元年(1049年),岭南广源州的土豪侬智高造反。皇佑四年,智高陷邕州、围广州,杨文广随狄青征讨侬智高。皇佑五年,智高被平定,杨文广因功被授予统领“德顺军”的军职,署理宜、邕二州,然后再晋升为“左藏库使、带御器械”。宋英宗治平年间(1064-1067年),皇帝与群臣谈论到在地方负责守卫的边将时,认为“文广,名将后,且有功”,就提拔他为成州团练、龙神卫四厢指挥使,升迁为兴州防御使。韩琦曾命杨文广在筚篥和擦珠谷筑城。其间西夏曾经来犯,被杨文广击退。建城后两城分别称为甘谷城、通渭堡。宋神宗熙宁七年,彼时宋朝在山西与契丹的边境修筑工事,契丹借故对宋朝的将领挑衅,又派人到宋廷施压,逼迫皇帝改变命令拆除工事,并且要修订疆界。当时屯军在河北定州(今河北定州)的杨文广知道这件事后,新仇旧恨再次涌上心怀,因为晋北一带是他的祖父杨业与契丹奋战三十余年而未果之地。所以他就开始准备向朝廷进献与辽作战的兵阵图和收复幽燕的军略,结果方略还未即上报,已约75岁的文广就病死在屯所(河北定州)。
杨家三代一门忠烈,为国戍边,奋勇杀敌。父子皆死于任上,于是就有了杨宗保,穆桂英,十二寡妇征西,畲太君百岁挂帅,这些都是民间美好的愿望。对于英雄的渴望。觉得他们爷仨还不够,多来几个,就给编出来了。在《水浒传》中的青面兽杨志与《射雕》、《神雕》中的杨康杨过都是杨家将的后代。而杨家父子的的业绩也鼓舞着一代一代的中国人,特别是宋朝“建炎南渡”之后,对于杨家将的事迹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,更是大力地提倡宣扬,所以千载而下就形成了很多美丽的传说,但也反映出民间对这种保家卫国忠君之士的爱戴。
欢迎光临 汉魂王爵会员站 (http://www.hanhuns.com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|